1986年,劉永好偷偷溜進了正大集團的工廠,打算進行一次調查。他順手拿起一把豬飼料,嘗了一口,覺得味道相當不錯!工人們誤以為他是潛在的買家,于是并沒有太在意。
劉永好從售票窗口處開始觀察,逐一瀏覽了原料顆粒機庫和各種設備。他最吃驚的是,正大集團沒有經銷商,所有貨物都是直接從工廠出售,也就是說他們在銷售環(huán)節(jié)幾乎沒有成本。
即使豬飼料價格高昂,一斤飼料售價竟然能達到三斤大米的價錢,但依然供不應求。劉永好心想,這顆粒機豬飼料生意利潤可觀,他也想分一杯羹。他隨手拿起一張紙,開始勾勒設備的結構圖。
回到家后,劉永好和他的四個兄弟一起,購買了一臺顆粒機,其余的配套設備則靠他們自己動手制造。很快,他們推出了名為“希望一號”的顆粒機豬飼料,憑借著廣泛的宣傳和性價比優(yōu)勢,很快就在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。毛利率高達30%,劉氏兄弟喜笑顏開。
正大集團看到劉永好悄然進入市場,便開始展開價格戰(zhàn),每次下調價格10元,逐漸奪取了“希望”飼料40顆粒機%的市場份額。劉永好決定回擊,他們畢竟是本土企業(yè),生產成本較低,有競爭優(yōu)勢。正大最終感到壓力,不得不停止了價格戰(zhàn)。1990年,希望公司推出了“希望精”飼料,每噸比正大便宜60元,還提供贈送政策。
正大感顆粒機到憤怒,立即將價格降低80元,比“希望精”還便宜20元。雙方開始相互降價,正大更是一度降價100元。為了擊敗正大,劉永好一舉降價140元,接近成本價。正大背負著貸款,員工數量眾多,最終無法承受壓力,再顆粒機次請求停戰(zhàn)。
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,希望公司的名聲越來越響亮,市場份額開始迅速增長,他們成功地占據了一席之地。
在任何行業(yè)中,初期競爭者往往不多,利潤也很可觀。但是,一旦有人試圖打破這種局面,價格戰(zhàn)就會開始顆粒機。最終的勝負取決于效率、實力和管理能力的比拼。
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。
版權聲明:本文由木屑顆粒機_燃燒生物顆粒機那里有_生物質燃料顆粒機器設備發(fā)布,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。